缘起
年1月21日,《伦敦新闻画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开往中国的医疗船》的文章,描述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舰队的两艘船,文章称,“有两艘的蒸汽动力船进行了特别改装,医院船。”它们是“墨尔本”号(HMSMelbourne)和“毛里求斯”(HMSMauritius)号。
▲《伦敦新闻画报》,第医院船内部设置。
文章接着描述了船上的许多便利设施,这些设施显然比起克医院船有了重大进步。“墨尔本”号有足够的床位容纳名病人和20名船员,并且根据海军医学对通风进行了充分的优化,除了容纳伤员的舒适船舱,“墨尔本”号还安装了一个最先进的手术室,“明智地放置在船的中心,上面有一个大天窗,可以为外科医生和药剂师提供充足的光线。”最后,天窗的盖子是可拆卸的,正下方是手术台。“毛里求斯”号与之大体相同。
年,《英国医学杂志》在一篇关于鸦片战争医学史的文章中声称,(鸦片战争)最重要的亮点之一是“医院船的落成典礼”,而且两艘船都配备了“医院的医疗和外科器械”。这篇文章还吹嘘说,“现役军队拥有‘毛里求斯’号和‘墨尔本’号那样的医疗船,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优势。”并提出,“它们应该成为(英国)医院设备的组成部分。”
“墨尔本”号和“毛里求斯”医院船的新篇章,并在第一次实战运用中作为辅助舰闯入中国的大门。
代医院船——“南康”级
年1月,人民海军南海舰队在西沙海战中成功驱逐南越入侵势力,一举收复西沙诸岛。
这是人民海军的第一次远海作战,距离最近的榆林港也有公里,当时的伤员需要多次转运、几十个小时以后才能得到专业救治,虽未造成死亡,但伤口普遍感染恶化。除了通信、指挥等等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缺乏专业的医疗卫生舰船。
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我军随舰医疗团队的演习,医院借用设备,在岸边或码头搭建帐篷设立临时医护站。
年,海军医院的医疗团队携带相关设备,登上了南海舰队舰船,准备参与“南字1号”演习,探索海上手术的可能性。
“一脚上船,两眼无神,三餐未进,四肢无力,五脏六腑,七上八下,九生一死,十分难受。”
这是在海军中流传的小段子。
这种情况对于医疗团队来说就是:一边手术一边吐。吐得有多厉害?连实验用的狗都都晕船呕吐!
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去克服的问题,海军医疗团队搞出了一个手术台(钢管焊接)+动物(绑带固定)+医生(绑在凳子上)的“三位一体”坐姿手术方案,将三者牢牢固定在船体上,艰难完成狗肠切除吻合术,走出了第一步,医院船的建造提供了翔实的经验和数据。
年10月,以“琼沙”号客货轮为蓝本、由医院负责提出设计需求、广州造船厂负责设计与建造的“南康”号正式下水。该舰满载排水量吨,能够完成中近海医疗救治,船上设有手术、抗休克、重伤处置、X线检查、化验、传染病等科室,可收名伤病员-名。
▲同时期的前苏联“鄂毕河”级医院船,我国曾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一艘。
医院船——“世昌”号
年4月,一艘科普教育性质的游轮,载着近千名来自于欧洲各国的学童徜徉在地中海。在家长们的想象中,小朋友们肯定吹着海风唱着歌,一边享受船上的美食一边增广见闻,而其实孩子们把这艘船“亲切”的叫做“乌干达奴隶船”,因为它有像监狱一样的食物和宿舍。
▲“乌干达”号被民航挤压,改头换面去赚孩子的钱。
当月中旬,英阿马岛战争爆发前夕,正在进行次巡游的“乌干达奴隶船”接到英国的征调令,它匆忙把0多名学童及工作人员放到意大利那不勒斯,掉头直奔英属直布罗陀,在那里接受改装。
在直布罗陀,“乌干达”号仅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完成了改装,安装了直升机平台、海上补给配件、卫星通信、病房以及手术室,并根据《日内瓦公约》涂上白色油漆,画了8个红十字符号,成为一艘拥有超过0医院船,于4月19日起锚开赴马岛附近的“安全区”。
所谓“安全区”,是英阿共同划定一片非战海域,仅供双方医疗舰船停泊,并接受国际红十字会监督,双方的伤员大多会被送到安全区内进行初步救治,然后再送到第三国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进行后续治疗与分流。
在整个马岛战争中,双方共被击沉26艘舰船,“乌干达”号共收治名伤员,其中包括名阿根廷人。但“乌干达”号毕竟是属于英国人的,所以距离本土更近的阿根廷反而伤亡率远大于英国,光是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英军击沉,就造成了多人死亡,超过了英军在整个马岛战争中的死亡人数(人)。
▲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沉没,全舰近三分之一官兵死亡。
而英军之所以伤亡率较低,快速模块化改装的“乌干达”号医院船居功至伟。尝(囊)到(中)甜(羞)头(涩)的大英皇家海军,在年海湾战争中更进一步,给排水量吨的“百眼巨人(HMSArgus)”号航母训练舰加装了45个医用集装箱,摇身一变成为拥有70医院船(不符合《日内瓦公约》规定,也称为“伤员接收船”)。
英国海军“乌干达”号与“百眼巨人”号医院船的超高性价比,吸引了当时同样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民海军的目光。
▲左图:右4为招商局袁庚。右图:“花园口”号改装图。
早在年代末,交通部就通过招商局从日本川崎坂出船厂订购了8艘加厚船体的大型滚装船,准备用这批船改装为海军辅助舰,其中就包括可搭载30名医护人员的医疗模块,遗憾的是虽然完成了设计方案,但却因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开展改装计划。
年代初,事情出现转机。海军装备部建造“国防动员船”的计划获得批准,内部编号为“”,中船所负责研制该船的医疗模块——将28个标准集装箱改为28个独立医疗舱。
许多相对简单的小件医疗器械比较好办,比如输液架、担架、手术床、运送吊篮等,而许多精密的大型医疗器械塞进集装箱,则必须从零件开始拆解研究,比如医学成像用比用的X线机,既要考虑其安全与实用,还要把控整体辐射防护。
经过4年多的精心研究,年岁末,“世昌”号综合训练舰正式服役,舷号82,排水量吨,加装医疗模块后可供多名医护人员随舰训练。同时,该舰也为战时商船转军用提供了成熟可靠的实施方案。
▲3万吨级的“庄河”号动员舰,可以加装更为齐全的医疗模块。
硬通货软实力——和平方舟“岱山岛”号
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大地震,强度达到里氏9级,由此引发的大海啸横扫东南亚、南亚地区,一路穿越印度洋,直达非洲东岸坦桑尼亚等国,造成近30万人死亡(或失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医院船的目的,就是因为其具有自成体系的独立救护能力,这种能力除了用于战时,也非常适合进行大型灾害的人道救援。并且,由于不配置任何武器,敏感度较低,是大国拓展区域影响力的绝佳外交工具。
在东南亚大海啸发生后,美国派遣“仁慈”号医院船赶赴灾区,为当地提供了急需的医疗救助,很好的缓解了其一贯的霸权形象。
“仁慈”号是美国海军在年购买的油轮,满载排水量接近7万吨,随后美军对其进行改装并服役,各种病床达到了0张,手术台12座,不光有外科,像牙科、眼科、康复科等科室及器械也一应俱全,医疗能医院。与之相比,也被称为“代医院船”的“南康”级明显不够用了。
▲“和平方舟”号与“仁慈”号同框对比。
年7月,“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在北京举办,在展会的“海上医疗救护系统”模型区域,医院船首次公开露面。
▲年,“和平方舟”号首次公开露面。
从模型来看,该舰舰体与大型补给舰较为相似,但上层建筑要大很多些,双层甲板舱一直延伸到直升机库,舰尾采用适合大型直升机起降的方形尾,可以搭载13吨级的直-8型舰载直升机(15副担架)。
随后媒体及网络上出现了更多的相关信息及图像,更引发了大量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