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场决赛彻底颠覆阿根廷连总统都下台了 [复制链接]

1#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三德子跟你聊足球相关的事,周四晚跟你相约~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在某些节点上,足球场上胜负会超出本身的意义,给一个或者一对国家带来远超于此的影响。

远的就不提了,就说中韩之战。在中韩战前,因为韩国乐天同意为部署“萨德”提供用地,国内掀起了一大波抵制”萨德“、乐天和韩国的热潮。再加上萦绕中国队心头多年的”恐韩症“加成,1-0击败韩国,不论从各层面来说都意义重大。而跟近邻的每一次死磕。不论胜负,都能调动起广大球迷和老百姓的情绪。

87年前的南美大陆上,也有一场类似的较量。比赛的双方分别是梅西和苏亚雷斯的祖国:阿根廷和乌拉圭

本是同根生

阿根廷和乌拉圭都处在南美大陆的东南沿海,隔河相望,算是一对好兄弟和好cp,有着相似的出身和背景。

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国家都说西班牙语。西班牙语的节奏明快而富有韵律。以至于后世流传一种说法:“我用西班牙语和上帝对话,用意大利语跟女人对话,用法语跟男人对话,用德语和马匹对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

作为一个在欧洲拥有巨多头衔和广大领地的统治者,把这样的话扣在他身上相对合理,也能从侧面体现这些语言的某些特点。后来,阿根廷和乌拉圭相继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都说西班牙语也就不奇怪了。

“人的一生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当然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这句话来形容这对兄弟独立的过程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

先说”历史的进程“。在当时的欧洲,西方蓝,雄鸡鸣,法国出了个拿破仑。年,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输给英国。随后西班牙拉足了法国的仇恨,使得拿破仑调转枪头入侵西班牙。虽然这块”西班牙溃疡“把拿破仑恶心的不行,成为最终的败因之一,却也给南美独立运动送上了神助攻。

“自我奋斗”指的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在那个时代,北有玻利瓦尔,阿根廷所处的南边则是圣马丁,合称“南北巨子”。他一路扫平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西班牙军队,可说是几国的民族英雄。

后来,他和玻利瓦尔进行了一次幽会。事后,圣马丁移交军队给玻利瓦尔,辞去秘鲁护国公的职务,默默前往法国侨居。他们直到去世都没有透露秘会的任何细节。后人也只能自行揣摩了。

圣马丁还留下了一句名言:我的剑绝不为名利而出鞘。以他的生平来说,既不中二,也不夸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在他们之后,阿根廷、乌拉圭在内的南美各国纷纷取得独立。南美解放者杯之名,就是给这些英雄的纪念。

要是没有他们的话,世界杯欧洲杯就都不用办了。我们可以每隔两年看梅西的西班牙VSC罗的葡萄牙,也不用担心谁打不进世界杯,而且中国队的排名得上升好几十位,那样不也挺好的?

兄弟阋墙

《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家里有分歧也得一致对外。兄弟阋墙的比喻以为也是内部争斗。

下面这图这是策略游戏维多利亚2的资料片。资料片的名称被十分文艺地翻成了“兄弟阋墙”,而不是听起来怪怪的“家庭纠纷”。

这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这资料片的主要内容便是美国南北战争和中国的太平天国,都是内战性质的战争。即使用来形容西班牙殖民地的拉丁美洲,也离谱不到哪儿去。(巴西是从葡萄牙独立的)

如果他们没有从西班牙独立,那他们就是打内战。虽然他们都独立了,但他们还是在打内战。阿根廷和乌拉圭都是这两种“阋墙”的积极分子。

先说乌拉圭。乌拉圭年是宣布独立并加入阿根廷引发巴阿交战,阿根廷认怂了。随后“搅屎棍”英国在背后使坏,乌拉圭成功独立。

几年后,乌拉圭出现了“红白”两党之争,这既不是在英国也不是在日本。这一次更有趣,乌拉圭的白党当了阿根廷独裁者罗萨斯的“带路党”,而红党勾结一伙阿根廷地方势力。这次跟英国玫瑰战争一样,红色赢了,白党“大腿”罗萨斯也跑路了。贵圈真乱啊......

没过多久,阿根廷搞出了两个政府,打起了内战。3年后,巴西有样学样,出兵推翻白党,帮助乌拉圭红党上台。巴拉圭怕当下一个受害者,想借道阿根廷先揍巴西。这下搞了个大新闻,人口仅52万的巴拉圭大战人口总和二十几倍于自己的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巴拉圭扛了8年,人口打掉了30万,战后只有不到3万成年男性了。

洛佩斯父子两代经营就这么冲塔送掉,不作死就不会死。

在这之后,大伙就消停多了,纷纷大力吸引移民&闷声发大财,把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了。

输掉决赛,总统下台

虽然说都知道输球是什么体会,但很难感受下台是什么滋味

19世纪末,足球传播到了南美洲。虽然从当时的面积和人口来说,阿根廷和乌拉圭都没法跟邻居巴西比。但在其他方面,这两兄弟可一点不差。

如果把时间点放在一战前夕,阿根廷可说是个非常厉害的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美元,略高于强大的德国和法国。人口方面,从年的万增长到了年的近万,增速惊人。军事上,能够自行建造养护无畏级战列舰,比今天造航母的需求低不了多少。

乌拉圭也不差,虽然他们的体量比阿根廷还要逊色不少,但仍然能在年修建完成能容纳10万人的世纪球场,其财力物力也达到一定的水准。

说回足球上来。在前20届美洲杯里,这两个队可是当仁不让的霸主。除了巴西的2次和秘鲁的1次冠军外,他们拿下了剩余的17次冠军,无人能望其项背。当然,阿根廷还要多1次。

不过,到了年时,大家的日子可都不好过。当时,适逢以美国股市暴跌为导火索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阿根廷、乌拉圭这样基本没有自主工业,严重依赖出口农产品,尤其是畜牧业产品的国家受影响更大。

既然经济不景气,那只能在足球上争口气了。那时的乌拉圭拿下了24年28年两届奥运会足球赛冠军,气势正旺。再加上下大力气报销所有参赛队伍差旅费、修新球场,势在必得。在半决赛6-1击败劲旅南斯拉夫后,东道主顺利杀进决赛。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的世纪球场

阿根廷也不甘示弱。当届世界杯由于有13个队参加,分成了4个小组,阿根廷分在了4个队的小组。阿根廷3战3胜,1-0胜法国、6-3大胜墨西哥、3-1击败智利。半决赛也是一个6-1,击败了此前未失一球的美国队晋级决赛。

由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离阿根廷并不远,阿根廷组织了一些船只帮助球迷,乌拉圭也派出海军舰只。但是球迷实在太多,港口都挤不下了,有的球迷甚至都无法按时到场。最终到场的观众达到9万人,说得上盛况空前。到场的阿根廷球迷还喊着”不战胜则死亡“的口号,比球员们还有自信。

但即使到了现场,也无法顺利开始比赛。因为双方因为比赛用球的问题争执不下,都坚持要用自己带来的球。FIFA不得不强行介入,规定上半场用阿根廷的球,下半场用乌拉圭的。事后证明,这个邪,还是要信的。

这是阿根廷的球

这是乌拉圭的球

撕完了比赛用球,比赛终于可以开始了。上半场比赛,用着自带足球的阿根廷看上去顺风顺水。虽然乌拉圭先拔头筹,但是阿根廷队由佩乌塞勒和斯塔比莱的进球反超比分,带着2-1的领先优势结束了上半场。

阿根廷队的边路球员佩乌塞勒

但阿根廷队马上就为自己没能扩大比分付出代价。下半场刚开场,佩德罗-塞亚为乌拉圭扳平比分。随后,伊利亚特和卡斯特罗连入两球,乌拉圭队最终4-2击败强大的阿根廷,拿下了首届世界杯的冠军。

乌拉圭首发11人合影

乌拉圭人自然是十分高兴的,立即宣布第二天全国放假。当时的报纸头版头条这样写着:乌拉圭征服了世界杯!底下还有一些其他报道,包括比赛照片、阵容和赛况什么的。

阿根廷人是真的气坏了,到处找人撒气,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球迷气得拿石头砸乌拉圭大使馆。万万没想到,给乌拉圭人落了口实。

乌拉圭报纸听说此事,嘲讽道:“有种砸人,没种踢球?”还有的报纸说:“跨过巴拉那河多少次都没用,该输照样输!”最过分的是喷裁判的。说实话,冠军都拿了,就省省吧......随后两国足协关系破裂,断交长达5年。

这场失利对阿根廷来说是一次极其重大的打击。30年代,墨索里尼治下的意大利发动了一波对阿根廷的“挖角”,包括蒙蒂在内的4位球星改投意大利队,让阿根廷实力迅速下滑。年世界杯,阿根廷首轮就被瑞典淘汰。随后38年又申办世界杯失败,阿根廷抵制世界杯,拒绝参赛,正式转型南美窝里横,直到新球王出世。

蒙蒂

不止于此,可能是输球带来民愤让群众对本就恶化的经济形势更加失望,律师出身的“二进宫”总统伊戈里延被军事政变推翻,阿根廷的繁荣时代彻底结束。在随后几十年里,军政府频繁上台干政,国家政策摇摆不定,再加上腐败加剧,让本就依赖农产品、畜牧业(牛肉)出口为主的阿根廷迅速衰落,马岛战争落败也就不奇怪了.......

可能,也只有我的福建老乡福清人敢过去开超市了吧?

这样看来,为了世界和平,FIFA要不要考虑一下阿根廷的上诉呢......

欢迎猛戳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我会积极跟大家版聊~如有选题建议也欢迎提出~我们下期再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