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危机概率提升。两大背景:俄乌冲突导致粮食供应链受阻,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恶化。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引发全球农业相关行业次生危机。
短期内,我国粮食总体安全,但是结构上仍旧存在矛盾,叠加外部各种累加风险我国必须认识到:当前食物供给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国际市场,而依靠国际市场就必须努力去防范和管理好这些风险,才能使得供给不间断。
中长期内,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今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资源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挑战也更加严峻。到年左右,食物自给率将达到最低值。当前我国粮食安全“近无忧,远当虑”。
种业科技支撑存在短板,优质新品种培育缓慢,品种选育模式的落后,必须继续加大种业行业培育与扶植力度。
全球化肥受到俄乌危机影响不断走高。世界银行计算的化肥价格指数3月涨至.6,较上年同期暴涨%,创下自年以来新高。
投资机会包含种业、农业种植加工贸易全产业链、养殖、动保、化工行业。
一、俄乌冲突导致粮食供应链受阻,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恶化
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农产品生产出口以及能源出口大国,俄乌冲突使得全球粮食、食用油以及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俄乌冲突对我国粮食安全也有一定影响,造成短期内国内粮油价格大幅上升,但由于我国从俄乌进口粮油占比不大,整体受影响较小,但是俄乌冲突对化肥价格的影响,对我国春耕备播产生一定消极作用。
俄乌冲突将改变我国粮食供应和贸易结构,粮食价格将在一段时期内高位运行,总体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会持续在高位甚至继续上涨。
乌克兰是全球第四大粮食出口国,被称为“欧洲粮仓”。乌克兰拥有地球四分之一的黑土地,大平原的耕地面积约万公顷,为全球4亿人口供应粮食,其中十分之一由中国公司耕种;每年谷物和豆类产量超过万吨,其中三分之二对外出口。
年,乌克兰农产品出口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小麦出口量为万吨,占全球的9.85%,为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大麦出口量为万吨,占全球的16.67%,为第三大大麦出口国;玉米出口量为万吨,占全球的13.74%,为第四大玉米出口国;全球第一大葵花籽油出口国,葵花籽油产量占全球的28.6%,葵花籽油出口占全球50%。
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是中东及非洲国家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俄罗斯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中央区、伏尔加河地区和南部,耕种面积达到1.26亿公顷,每年粮食产量超过1.3亿吨。年,俄罗斯农产品出口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小麦出口量为万吨,占全球的15.76%,wei第二大小麦出口国;大麦出口量为万吨,占全球的12.93%,为第四大大麦出口国;玉米出口量为万吨,占全球出口量的2.25%。
俄乌两国的小麦合计产量万吨,合计出口占全球的25.6%;大麦合计产量万吨,合计出口全球的29.6%;玉米合计出口总量占全球的19%,葵花籽油合计出口占全球的80%。两大粮仓起火,全球粮价上涨。这场战争对粮价的推动大致有这么几个路径:
1.乌克兰粮食减产。战争严重破坏了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和部分耕地,耽误了农时与生产,直接降低了乌克兰的粮食产量。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乌克兰今年可能有20%—30%的冬季谷物、玉米和葵花籽无法种植或收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估计,由于乌克兰目前的局势,今年全球小麦产量将下降20%。
2.乌东地区鏖战,粮食供应受阻。俄军围攻敖德萨等港口,又封锁了黑海航道,而这些港口及黑海航道承担着乌克兰90%的粮食出口。如今,大规模的小麦、大豆、玉米积压在敖德萨港无法外运。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表示,由于俄罗斯持续封锁乌克兰黑海港口,乌克兰可能损失数千万吨粮食,进而引发一场影响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粮食危机。
3.俄乌限制粮食出口。俄罗斯宣布暂时禁止向“对俄不友好国家”出口小麦、黑麦、大麦、玉米等谷物,乌克兰也对荞麦、裸麦、大米和燕麦实行出口限制。四是能源金融化、粮食能源化,能源价格上涨推动化肥价格大涨,进而推动粮价上涨。这场战争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暴涨,而天然气又是化肥的主要原料。
同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化肥的主要供应国,两国钾肥产量和出口量占全球的40%。
德国联邦统计局表示,在冲突爆发的第一个完整月,德国谷物进口价格同比上涨53.6%,其中小麦进口成本跃升65.3%。该部门补充称,受国内外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推动,3月份粮食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70.2%,为年6月以来的最高涨幅。FAO的数据显示,由于基础设施问题,以及包括马里乌波尔在内的黑海港口被封锁,近万吨粮食滞留在乌克兰,无法离开该国。
美国农业部周四发布预测称,-23年乌克兰小麦产量将减少万吨至万吨,玉米产量将下滑54%至万吨。俄罗斯4月小麦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两倍。不过去年同期俄罗斯的谷物出口量低于往年正常水平,因为政府上调了出口税。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价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近期,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加速,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再创新高。
事实上,粮价上涨并非近期现象,从年新冠疫情暴发,反映粮价最重要的指标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屡创新高,自年至年3月全球谷物价格指数涨幅超过65%,达.1,创该指数有统计以来最高水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这些破坏正在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
世界银行提供的化肥价格指数3月涨至.6,较上年同期上涨1.3倍,创下自年以来新高。其中,氯化钾肥3月涨至每吨美元,较上年同期上涨1.8倍,创出主要化肥之中最高的涨幅。尿素价格也上涨了1.6倍,至每吨美元左右。全球化肥价格上涨,农民减少化肥采购,进而降低了农产品产量。世界最大的钾肥生产商Nutrien,预计年全球钾肥出货量将下降至万吨至万吨之间。
二、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等引发全球农业相关行业次生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俄乌冲突进一步凸显从国际市场进口来保障重要食品的供给面临多种风险。农业作为一个特殊产业,面临着多重风险。农业受到双重风险,即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
1.进口来源国的自然灾害风险。进口来源国发生自然灾害风险时,会影响他们的产量,进而也会影响我国的进口。比如从年的状况看,南北美洲主要的粮食生产大国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都遭受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于我国今明两年大豆和玉米的进口可能会构成一定影响。
2.动物疫情与新冠疫情双重风险。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不但存在动物疫情风险。美国各地正遭受着禽流感的侵袭,而且还在持续恶化,据报道美国的禽流感疫情已经蔓延到全美23个州。美国的这次禽流感疫情的起源地是位于印第安纳州西南角Dubois县的一个火鸡养殖场(火鸡是所有家禽中最常发生流感暴发的禽种)中,该场的禽流感是在有约只火鸡死亡后检测确定的,确诊后该区域内的所有火鸡都被扑杀。即便如此,禽流感还是在美国传播了开来。
目前已经有超过万只禽鸟被宰杀,而且随着禽流感的蔓延,后续还将会继续宰杀5.2万只禽类以控制疫情传播。这次禽流感不仅在禽类中传播,还波及到了人类,单单艾奥瓦州一个地区就已经出现了12例禽流感确诊病例。
同时,人类社会中的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会造成供应链中断,比如疫情使海运困难,海运价格变高。美国部分超市的货架上很多农产品格子经常是空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供应链跟不上,运输跟不上。
3.国际资本对大宗农产品的炒作,会给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比较大的价格风险。全球的粮食控制权都掌握在四大粮商手中,四大粮商英文首字母缩写被外界简称为“ABCD”。四大跨国粮商巨头拥有百年历史,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都垄断在他们的手中。年,美国粮食总产量为5.7亿吨,澳大利亚粮食总产量约为万吨,同比增长9.4%。
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从年到年,全球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6.5亿吨、27.1亿吨、27.8亿吨、28.0亿吨。虽然全球不缺粮,但是由于四大粮商与国际资本垄断与炒作额外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
4.机器和人争粮。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最近几个月以来国际油价高涨,创7年来新高。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粮油糖等农作物去替代能源,汽车吃粮食吃油吃多了,对人类的食物供给也会构成威胁。
4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采取紧急措施,扩大生物燃料销售,以遏制不断飙升的汽油价格。美国乙醇耗粮是澳大利亚粮食年产量的2.5倍。生物燃料油主要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目前主要以粮食为原料生产,可部分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近期全球石油价格飙升,作为替代品的生物燃料需求大增。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乙醇生产国,美国年乙醇产量同比增长8%,约0万吨。按照1吨生物燃料乙醇大约需要3吨粮食原料推算,美国共消耗约1.35亿吨粮食。约为澳大利亚一年粮食总产量的2.5倍。
美国另一种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年的产量超过1万吨,同样消耗大量粮食。国际谷物理事会数据显示,/22年度,美国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粮食约1.7亿吨,占美国粮食总消耗量的47.4%,而用于食用的粮食万吨,仅占粮食总消耗量的9.2%。
不仅是美国,巴西每年生产万吨生物乙醇,消耗约万吨粮食。欧盟年生物柴油产量为0万吨,消耗粮食约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年仅美国、巴西、欧盟生产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粮食约3亿吨。目前大概有十多个国家发展生物能源,美国、巴西、印尼、加拿大等,在大气变化的背景下,像石油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或开采难度加大,未来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粮食会用来做生物质能源。
5.当前大变局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相关国家对我国打压,必然会使大宗农产品进口存在一定地缘政治风险。
参考资料:
0513-国信证券-基础化工-行业周报
0228-中信建投-农林牧渔:俄乌冲突是否会对我国粮食供应造成影响?
0508-国信证券-动物保健:估值底部绝地反击,景气上行静待反转
0510-国信证券-华统股份4月销售简报点评:生猪出栏继续大增,单头超额收入明显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王德慧(登记编号:A07406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