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岛战争与L118超轻型榴弹炮的扬名 [复制链接]

1#

L榴弹炮

L榴弹炮是一门毫米牵引式超轻型榴弹炮。它最初被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广泛出口到包括美国的诸多国家。

重量

千克(磅)

长度

8.8米(28英尺10英寸的)

枪管长度

37口径

宽度

1.78米(5)

高度

2.英尺)

射速

6-8轮每分钟初速

最大射程

码)

L是火力、射程与重量的矛盾统一体

尽管在设计和性能上的确独具匠心,然而在L刚刚定型的年代初期冷战高峰,如此一种看似弱不禁风的所谓“超轻型mm口径榴弹炮”,似乎是脾气古怪的英国人又一次大出洋相:除了能用吉普车和直升机搬运,并且在射程和火力上比同口径山炮略强外,几乎再也看不到其他优点。在北约面临华约上万辆坦克的压力下,英国人还要费心去搞这么一种“一无是处”的“小怪物火炮”,几乎等同于不务正业的开玩笑。然而,固执的英国人却依然在一片嘲笑声中我行我素。

年10月,L式超轻型榴弹炮正式交付英国陆军,年英国陆军在皇家炮兵学校第19野战炮兵团组建第一个Lmm轻型榴弹炮连。该炮装备18个炮兵团,每团编制3个连,每连装备6门。不过,英军的批量装备,并没有改变全世界对这种“小怪物火炮”的看法:特别是这些复杂的目光,既来自铁幕对面的敌人,也来自身边的北约战友。事实上,自诞生伊始,对L的质疑声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显然,这种全新概念的火炮需要一个机会来展现自己。

马岛战争

年4月2日,马岛这个长期在英阿两国间存在争议的岛屿,被阿根廷突然占领。然而“日不落”帝国虽已迟暮但却从未彻底陨落,二流强国依然是真强国。面对如此的危机,有着“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首相马上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宣布立即与阿根廷断交,同时组成战时内阁,派出特遣舰队远征马岛,收复失地。英国上下也决心为了维护英国的尊严和颜面,要不惜一切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就这样,在定型整整10年之后,对L来说一场恰如其时的战争终于到来了,这种曾经因“特立独行”而倍受争议的“超轻型师级火炮”,获得了一个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机会。

在当时英国陆军现有的炮兵武器中,“阿伯特”mm自行榴弹炮看似较为适合参加马岛远征的地面压制支援火力,该炮采用L-37身管,能够在射程上与阿军Mmm榴弹炮相匹敌,且具有一定的装甲防护能力。然而重达16.5吨的“阿伯特”必须采用滚装运输舰才能进行洲际运输,这对日渐萎缩的英国海军来说是个难题,而且“阿伯特”上岸后在多山的马岛对地形的适应性也差。至于当时英国陆军拥有的另一种FHmm牵引式榴弹炮,虽然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的特点,但高达9.3吨的战斗全重也令其难以在马岛这样地形恶劣的海岛进行洲际远程部署。所以从综合考虑的角度,重量轻火力却不弱的L显然是最合适的选择!

马岛战争的陆上作战从本质上讲可被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和作战模式,第一阶段是在强大空军和海军支援下执行的旅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英国皇家海军第3突击旅在这一阶段作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圣卡洛斯地区的登陆成功使得马岛战争胜负的天平立刻向英国特遣舰队倾斜;第二阶段作战则是在海军和空军直升机支援下进行的新型的山地作战。就“超轻型师级火炮”高度重视战场可部署性的设计理念而言,这两个作战阶段都处于L所擅长的作战模式范畴内,事实也的确如此。

随着英国两栖集群(AmphibiousGroup)驶向马尔维纳斯海峡,马岛地面战斗在5月20日周四夜间正式拉开了序幕。起初,两栖登陆进展的并不顺利,舰队进入待机区域和部队上舰的时间都被拖延。“不惧”号船坞登陆舰的人员登陆艇运载着第40突击队,2艘通用登陆艇运载着4辆蝎式轻型坦克和弯刀装甲侦察车为步兵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和他们一起出发的是“无畏”号放出的4艘通用登陆艇(运载第2伞兵营)。在付出损失2架小羚羊直升机的代价后,陆战队员虽然冲上了滩头,并将全部三个滩头阵地逐渐连成一片,然而由于缺少重装备,再加上阿海空军的空中打击十分猛烈,刚刚上岸的一个半营,随时面临着被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的阿地面部赶下大海的危险。

在这个关键时刻,皇家野战炮兵第29突击团的3个Lmm超轻型榴弹炮连开始凭借装备上的特殊优势,利用阿军空袭的间隙,以英国皇家海军的9架“威塞克斯(Wessex)”直升机为机动载具,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迅速吊挂上岸。而获得了18门mmL榴弹炮的强大火力支援后,海军陆战队员和伞兵们开始安下心来构筑环形防御阵地,最终建立起了一块小小的,但对整个英国特遣部队来说都至关重要的滩头阵地。至此,在舰炮、航空兵、防空兵乃至野战炮兵、装甲兵和步兵的密切协同下,英国人经历了从普利茅斯出发,到达万里之外的阿森松岛,然后又跨越海里波涛的万里远征,终于踏上了马岛的土地,并在这里牢牢的站稳了脚跟。

由UH60“黑鹰”中型通用直升机实施外部吊挂机动的M超轻型榴弹炮(L改良版本)

如果说,在第一阶段的两栖突击战斗中,英军的Lmm超轻型榴弹炮,更多的起到了一种心理而非实战性的意义。那么在马岛第二阶段的山地战斗中,全部的5个Lmm超轻型榴弹炮连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马岛地面战转入了以夺取战役支撑点为主的山地战,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第5步兵旅一起与阿军展开了艰苦的逐山争夺。在这种山地作战中,比山炮更具打击威力,同时在可部署性上比山炮更佳的L成了英军得心应手的山地利器)――高度灵活的可部署性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英军步兵几乎能够随时随地得到炮兵的支援。

年5月28日,作为占领斯坦利以西最高海拔地区作战计划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攻占肯特山顶峰的行动中,英国地面部队得到了2个皇家野战炮兵L超轻型炮兵连的全方位密切配合。在1架皇家空军CH-47“支努干”以及5架皇家海军“威塞克斯(Wessex)”构成的混编直升机机群的帮助下,皇家野战炮兵第29突击团第7连的3门Lmm超轻型榴弹炮不断实施小范围蛙跳,在肯特山山脚下的几个阵地中不断变换,用短促有力的炮火,为向顶峰发起冲击的SASD中队、第42两栖突击营K连提供支援。

3天后,皇家野战炮兵第29突击团第7连剩下的3门Lmm超轻型榴弹炮又与第42两栖突击营L连一起,搭乘皇家海军的“威塞克斯(Wessex)”,从圣卡洛斯港出发,向肯特山边上的挑战者山实施快速机动,到6月4日,肯特山周边已经聚集起包括皇家野战炮兵第29突击团第7连,皇家野战炮兵第70突击团第3连在内的12门Lmm超轻型榴弹炮,虽然射程上的比阿军炮兵稍为逊色,但仍能凭借数量和发射阵位居高临下的双重优势,压制住阿军仅有的3门国产M-mm榴弹炮,有效的掩护了第3伞兵营和第42两栖突击营在斯坦利防御圈外围构筑露天阵地的行动。

截止到6月10日,通过直升机的帮助,皇家野战炮兵在肯特山附近的各个阵地,集结起一支由5个Lmm超轻型榴弹炮连构成的强大炮兵力量(英军地面部队指挥官汤普森准将决定要在攻击斯坦利防御圈外围山峰的作战中动用最大程度的炮兵火力支援,所以只要浓雾一旦散开或者风雪稍有平息,直升机就起飞为炮兵运送弹药,因此每门炮平均备弹高达发)。此后,不间断的炮击不但拔掉了许多阿军据点(并在2部炮兵雷达的帮助下,压制住阿军反击的炮火),为英军在残酷的战斗巡逻中逐步攻占各个山头创造了条件,而且也在一天一天地削弱着斯坦利防御圈内阿军的士气。

在6月11日晚攻占羊脊山的战斗中,皇家野战炮兵第29突击团接到了夜间作战直接火力支援的命令,一共有47个目标列入了攻击列表。在夜战中,该团共发射了发炮弹,其中一些落在了离友军部队仅50码的地方。让阿守军目瞪口呆。最终,在无法招架的英军炮兵火力打击下,阿守军士气几近崩溃,走投无路的阿根廷驻军司令梅南德兹少将于年6月14日向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摩尔少将投降,名阿根廷军人成为战俘,马岛战争结束了。

战前一度被质疑乃至嘲笑的L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超轻型师级支援牵引火炮”的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此后,L开始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畅销货,全世界的订单纷纷接踵而来。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博茨瓦纳、文莱、肯尼亚、马拉维、摩洛哥都向英国政府提出申请,要求购买或是许可证生产这种曾经被各国军界长期误解的轻型火炮(高傲的法国人虽然没有向英国人购买L,但却在一旁悄悄地开始了自己的类似项目。年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决定在早先的LTRmm轻型榴弹炮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全新的不到2吨重的mm超轻型榴弹炮,最后定型为LG1,其设计上摹仿L的痕迹相当明显),既便是英国陆军自己也追加了门的订货,一度濒临关闭的诺丁汉皇家兵工厂生产线又开始全速运转起来。

本文摘自《战神的怒吼2:现代西方师属榴弹炮》

★展现火炮现代化的步伐!

★剖析北约军事集团发展现代炮兵的理念和手段!

↓↓↓点击原文链接快速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